Subject:華製新漢語及中文固有語/其他用詞/和製漢語改譯

來自維基學院
 >School:中國語言文學 >Subject:華製新漢語及中文固有語 >華製新漢語及中文固有語/其他用詞/和製漢語改譯

和製漢語之改譯對譯[編輯原始碼]

(彭文祖《盲人瞎馬之新名詞》、傅雲龍《遊歷日本圖經》、黃遵憲《刑法志》、申報某人《論近日學者喜用新名詞之謬誤》、周商夫《新名詞訓纂》、梁啟超《和文漢讀法》等)

【禁止、管束、拘束】取締、

【處、時、事】場合、

【他人】第三者、

【動兵令】動員令、

【廢止】打消、

【主眼】目的、

【去銷、禁止、廢棄、作罷、罷論】取消、

【程序、次序】手續、

【交付、交出】引渡、

【所繼人】被繼承人、

【戰書】最後通牒、

【對手人】對方、對手、

【執行強制】強制執行、

【表示意思】意思表示、

【運送承攬、經理運送】托運、

【承繼】繼承、

【承讓】讓渡、

【未定、未濟】未決、

【分】支、(如支部之支)

【授餐】料理、

【臨畫法】投影、

【借】貸、

【處、引用】適用、

【主】目的、

【分別】區別、

【律】法律、

【歸還】返還、

【不訴】棄權、

【者】場合、

【親管】管轄、

【為之】施行、

【次序】手續、

【通同】承諾、

【頒行】頒布、

【廢停】廢止、

【路費】旅費、

【生計】生業、

【次序】順序、

【造端】起點、

【根由】原因、

【職分】義務、

【注意】目的、

【變故】風潮、

【經營】組織、

【禮教】文明、

【鄙陋】野蠻、

【叛亂】暴動、

【世界】大舞臺、

【具結】取締、

【市招】看板、

【抹殺】抹消、

【分店】支店、

【專利】獨佔、

【授餐】料理、

【未定、未濟】未決、

【分】支、

【辨、管、處理】取扱、

【旱田】畠、畑、

【蛭子】惠比壽、

【煤油】瓦斯、

【不能打算】不經濟、

【蕭條】不景氣、

【匹夫】個人、

【各人自立權】個人權、

【眾人集會之所】俱樂部、

【衛身學】健全學、保健學、

【民主】共和政體、

【實象】具體的、

【監督者】取締役、

【不准】否決、

【店牌】商標、

【交涉法】國際法、

【商業合幫】商業組合、商業協會、商會、

【情形】場合、

【大盛】大膨脹、

【日本元氣】大和魂、

【寒暑表】寒暑計、

【赴會】出席、

【會心】心得、

【方法】手段、

【信箋】手紙、書信、

【虛度】抽象的、

【統治】支配、

【放縱無度】放任主義、

【妨礙】故障、

【計策】方案、

【指南】方針、

【晴雨表】晴雨計、

【生物】有機體、

【公司】株式會社、

【火輪船】汽船、

【死物】無機體、

【工人】勞動者、

【煤氣】瓦斯、

【輪船之頂層】甲板、

【創造之事】發明、

【宗旨】目的、

【分家、行店倒閉】破產、

【錢幣】硬貨、

【陽極】積極、

【預備金】積立金、

【君民共議國政】立憲政體、

【簡便】簡單、

【構成】組織、

【聯會】組合、協會、

【董事】組合員、會員、

【完全無比者】絕對的、

【草稿】草案、

【報館傳單】號外、

【訟師代辦】辯護、

【訟師】辯護士、

【商議】談判、

【辯學】論理學、

【兵費】軍用金、

【器具】道具、

【遊說】運動、

【通寶】通貨、

【銅錢短少】金融緊迫、財政緊張、

【奉行官】執達吏、